胃鏡報告出現“腸化生”代表的是什麼?腸化生會變癌症嗎?腸化生怎麼治療?腸化生需要追蹤嗎?

五十歲的陳阿姨,拿著熱騰騰的健診報告,看著自己的胃鏡報告切片出現了“腸化生”(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),急急忙忙的跑來我的診間,著急的問,什麼是腸化生?

什麼是腸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(GIM)?

簡單來說,就是原本胃部裡面正常的胃部表皮細胞,受到外在的慢性傷害(通常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)後,長出原本只該出現在小腸裡頭的細胞,這種狀態我們就叫做胃部的腸化生(GIM)。

腸化生危險嗎?會變胃癌嗎?

首先我們要知道,胃癌是全球因癌症死亡的第三大癌症,好發癌症中的第五名(台灣第六名),而腸化生(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)與萎縮性胃炎(Atrophic gastritis)則是被認為是腸道型胃癌的癌前病變(pre-neoplastic lesions for intestinal-type gastric adenocarcinoma)。

在五年內由腸化生轉變為胃癌的機率,根據不同文獻統計,從0.25%-45%都有,就算是以0.25%來看,也較正常人的發生率萬分之一還要高(台灣105年統計約為十萬人中有9.5人)。

腸化生怎麼治療?需要追蹤嗎?

腸化生只要出現,基本上就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,很難再變回正常的胃粘膜表皮細胞,但只要把握幾個重點,胃癌其實是可以避免的!

  1. 確認幽門螺旋桿菌還有沒有存在於我們的胃裡頭,如果有,完成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治療後,可以大幅度下降胃癌的發生率,而且越年輕就殺菌成功,對後面胃癌的防治效果越好,部分文獻統計,完成殺菌後可以降低約五成的胃癌罹患機率!
  2. 定期追蹤高品質的胃鏡,使用NBI(偏光系統)或放大內視鏡去觀察胃部表面黏膜的變化,並對腸化生的位置做切片,早期發現變性(dysplasia) 或是早期胃癌 (early gastric cancer)
  3. 已有文獻指出,可以利用胃鏡的粘膜切除術(EMR,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)去移除已經出現腸化生的位置

參考文獻:
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7302270/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7411557/

分享給更多朋友